本報訊(記者 沈雯)12月1日,國際頂級物理科學期刊《今日物理》(Physics Today)將吳健雄作為封面人物,并刊登了由甘俊輝、張程寧、馮達旋撰寫的題為《吳健雄在粒子物理學中的開創(chuàng)性實驗》的文章。
引言寫道:“這位卓越的華裔美國物理學家領導了突破性的實驗,證明了量子糾纏和宇稱不守恒的存在。許多物理學界人士認為,吳健雄在她的一生中應當獲得更多的榮譽。”
據(jù)悉,《今日物理》是美國物理學會的旗艦刊物,也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關注的物理雜志之一。該雜志這一舉措凸顯了吳健雄對科學的深遠影響,特別是在當今量子科學蓬勃發(fā)展的背景下,首次向全球公布了吳健雄在量子科學領域早期的重要成就,彌補了長期以來人們對她在量子科學領域貢獻的忽視。這份遲來的榮譽不僅是全球華人的榮耀,更是全人類的共同驕傲。
1912年5月31日,吳健雄出生于太倉瀏河鎮(zhèn),受家庭影響,她從小對科學感興趣,并在父親創(chuàng)建的明德學校完成了小學教育。在美留學期間,吳健雄得到“原子彈之父”奧本海默的賞識。1943年,在奧本海默的推薦下,她參加了美國的最高機密“曼哈頓計劃”,并負責最核心的工作——“原子核的分裂反應”。楊振寧在和李政道探索出“宇稱不守恒定律”之后,委托吳健雄驗證。1956年至1957年,她以雄辯的實驗數(shù)據(jù)驗證了“宇稱不守恒”理論,打破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宇稱守恒定律,并榮獲1978年沃爾夫獎。
吳健雄先后五次回鄉(xiāng)探親,為了把明德學校辦成一流學校,培養(yǎng)出杰出的人才,她用一生的積蓄,以父親的名義設立了“紐約吳仲裔獎學金基金會”,鼓勵明德學校的優(yōu)秀師生。之后,她又先后數(shù)次捐資為明德學校建教學樓,添置先進設備,改善教學條件。以吳健雄名字命名的蘇州健雄職業(yè)技術學院建校20年來,始終傳承吳健雄的“科學家精神”,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,服務太倉經(jīng)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。(來源:太倉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