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倉日報 訊(記者 張立)城廂鎮(zhèn)東林村合作農場是全市第一個建有米廠的集體合作農場,為了適應農場生產和金倉湖德國風情小鎮(zhèn)規(guī)劃的需要,今年東林村實施了米廠遷建和擴建工程,擴建后米廠的谷物烘干能力將提升一倍,目前這項工程各個項目的施工都在加足馬力進行,確保秋收時新廠可以投入使用。
遷建后的米廠位于合作農場南部楊林塘畔,米廠由新老兩座建筑組成,老的建筑是幾間庫房,新的則采用了鋼結構,類似工廠的標準化車間。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工人們有的在房外澆筑廠地,有的在粉刷舊庫房的墻壁,烘干車間中,6臺四五米高的谷物烘干機已經安裝完畢?,F(xiàn)場的一位項目管理人員介紹說,這里原來是一個舊倉庫,面積約1500平方米,現(xiàn)在新建了標準廠房4000米,因為烘干機比較高,正中間最高的廠房用作烘干車間,西面的老庫房用作新收稻谷的倉庫,東面新建房子則是稻米精加工車間和保鮮冷藏倉庫。
合作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,農場的米廠叫金倉湖米廠,老米廠一方面規(guī)模比較小,特別是烘干能力跟不上合作社的生產,以前秋收后,都要先把濕稻谷放在太陽下晾曬,等水份少一些以后再進烘干機,這樣一批批地進行,才勉強把稻谷都烘干,另一方面,米廠離稻田也有一段距離,在運輸上也要消耗不少人力、物力。新建的米廠就在稻田邊,又新購進了3臺谷物烘干機,使烘干能力提升了一倍,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生產的需要,在運輸上也能節(jié)約不少時間和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