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曹鵬飛
前幾天,家住我市永安小區(qū)的金老伯給本報寫了一封信,講述小區(qū)因為幾根排污水和排廢氣的管子而環(huán)境糟糕,自己多次找相關部門反映而得不到解決的事情。類似的事情,媒體也不是第一次報道了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(jīng)常用“雞毛蒜皮”來形容一些很小的事情,而金老伯所說的事情恰恰就是一件“雞毛蒜皮”的小事。居民的愿望無非是希望政府部門能夠?qū)⑴盼鬯团艔U氣的幾根管子規(guī)范管理,讓小區(qū)的環(huán)境清潔干凈一點而已??墒?,就是這樣一件“雞毛蒜皮”的小事,金老伯跑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解決。
民生無小事,可是民生卻涵蓋著一件又一件的小事。幾根看似不起眼的管子,影響的是整個小區(qū)居民們的正常生活,我們相關部門遲一天去解決,小區(qū)內(nèi)所有居民就要多忍受一天臟亂差的環(huán)境。幾根管子我們看上去事情不大,但是對于真正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來說,這幾根管子影響的是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(zhì)量,居民自身利益被真真切切地損害,這個事情可不算小。
我們關注民生、體察民情,關鍵就是要解決民眾切身問題。老百姓提出的困難,不論大小,都是他們切身利益所在,甚至是生活中急需跨越的“坎”。修一條路是造福民生,造一座橋同樣也可讓百姓受益;建一幢高樓群眾可以得實惠,疏通幾根管子也能讓百姓滿意。興辦一些大的民生工程老百姓支持,但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難題和小事,群眾同樣歡迎。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賴,對干部作風的認知,都是建立在能否幫助他們解決這些最現(xiàn)實最直接最緊迫的問題上。為老百姓謀福祉需要干一些“驚心動魄”的大事,但是更要把老百姓“雞毛蒜皮”的小事做好。
民生問題不是一個籠統(tǒng)的概念,不是一個宏觀的整體,它涉及老百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柴米油鹽醬醋茶,樁樁件件關系民生?!半u毛蒜皮”看似微不足道,可是我們做了些什么都在老百姓眼皮底下。民生關乎民心,解決民生問題喊口號沒用,說大話沒用,等靠要更沒用。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,只有行動起來,把這一地“雞毛蒜皮”處理好,政府才能真正順民意、得民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