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倉70后記憶中的六一兒童節(jié)
發(fā)布者:
太倉人才網(wǎng)
發(fā)布時間:
2014-05-13
閱讀數(shù)量:
馬上兒童節(jié)了!回想當年在太倉實驗小學幼兒園的一些情形,寫下來不知道能不能勾起出生在70年代的朋友的一些回憶!
記得小時候,在幼兒園。
老師用來上課的教具總是很神奇,一些花花綠綠的塑料紙片,剪成一個個蘋果,兔子,背后粘上一些棉花,就能放在絨布蒙著的畫板上,教我們1個蘋果加1個蘋果是幾個,聽說有個小朋友能做100以內(nèi)的加法,我們都會很羨慕,覺得很了不起,大家都高興和她一起玩。那時候我總是把7+5和8+5算錯,搞混?,F(xiàn)在想來,好像有點不可思議。
印象中,上課就是做算術,聽故事,唱歌,印象最深的是音樂課吧,老師有個風琴,就是那種需要一邊腳踩,一邊彈琴的。很多歌我們都只是跟著老師唱,她一句,我們一句,“我們的祖國是花園,花園的花朵真鮮艷……”,唱的好的小朋友還要上前面去唱,而我,是最怕表演的——雖然這或許與我現(xiàn)在的性格不同,然而那時,確是這樣的。于是我總是輕輕的唱,直到回到家,家里來了客人,我會大聲的唱,看著爺爺奶奶和客人都笑得那么開心,我覺得非常自豪。
當然音樂課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自己演奏,可別不相信,當時我們確實有這個機會,老師把木魚,沙錘,搖鈴,三角鐵——原來都是打擊樂器啊,我現(xiàn)在才發(fā)現(xiàn),發(fā)給我們,然后指揮我們演奏,我最喜歡三角鐵了,聲音最好聽,而且好多人都喜歡三角鐵,當老師準備發(fā)三角鐵的時候,我們都會奮力的舉起手,只勉強保持屁股不離開座位,因為那時候,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的守規(guī)矩,不能站起來,不能說話,所以舉手是我們唯一能發(fā)揮的行為了,以至于會有些夸張動作。
通常,幼兒園里有的只是桌子,上面放滿了積木,塑料的,木頭的,椅子,椅子每人有一張,我現(xiàn)在甚至還清晰的記得我自己的椅子上面的木紋的特征,還有就是靠在墻邊的竹床板(好像叫做竹榻)。下午時候,大家會把床板架到椅子上,鋪床睡覺,一個床板好像能睡5,6個呢!那時候似乎特能睡,每天晚上睡10個小時,下午還要午睡,現(xiàn)在,想睡都睡不著嘍。起床后,大家要找到自己的椅子,然后把床板放好,這一切,幾乎都是我們自己動手,比起現(xiàn)在那些條件優(yōu)越的幼兒園,我們那時候得到了更多的鍛煉。睡醒了就是吃了,每個人有個小茶杯,老師給大家倒水,發(fā)餅干,那時候有種動物餅干,一塊餅干就是一種動物,大家都喜歡的是大象,誰拿到了大象,就會故意拿在手里向別人炫耀一番,至少我是這樣的。因為大家都聽過一個大象打敗獅子的故事。
雖然被問及長大做什么時,回答是當科學家,但是想到科學家,當時感覺就是一個穿白大褂的禿頂戴眼鏡的長胡子老頭(目前我爸爸有點謝頂了,估計我以后真的也能成為當初想象中的“科學家”)。另外也有幾個小朋友想當科學家的,我們幾個總是在一起玩,用磚頭砸蛤蟆,把蚯蚓切成一段段,用一些樹果當子彈,一起“開戰(zhàn)”。那時候電視臺正在放《霍元甲》,所以我們幾個也常常在一起切磋武功。一次,我和他們幾個說,地球是有引力的。他們居然反駁我,說那么霍元甲怎么能一下子跳那么高?我也居然不知道怎么應付,后來大家一起問老師,老師說,這個,要到小學才學呢!于是我們覺得小學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,以至于哪個小朋友的哥哥是二年級的,都可以來耀武揚威。
作者:陽光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