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快板、寫快板是王建亞的一技之長
□本報記者 徐盛兵 文/圖
“各位朋友大家好,今年已過花甲了,可以稱呼叫大嫂,今天我來說啥好。感謝黨的領(lǐng)導好,老人退休有鈔票,生活水平大提高,飛躍發(fā)展不得了。”前天下午,記者聽聞沙溪鎮(zhèn)泰西村有位快板能手,盡管小學畢業(yè)卻能寫得一手好快板,不禁慕名前往采訪,走到她家門口,一陣快板聲音傳了出來。
“不好意思,我正在為村里的演員寫快板呢,還在改。”一陣爽朗的聲音隨著腳步傳了出來。“她就是王建亞,別看她小學畢業(yè),可是寫了不少快板呢。”泰西村黨委副書記吳莉芳指著滿臉笑容的婦女說道。
王建亞今年62歲,退休后在一家小塑料廠打工,說快板、寫快板成了她業(yè)余時間最大的愛好??墒菍懣彀宀⒉皇且患菀椎氖隆?ldquo;何況我只有小學畢業(yè)。”王建亞說起自己小時候的事不禁娓娓道來。
王建亞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,但在一年級的時候,由于頭痛發(fā)熱,停學了。她家與學校就隔一條河,停學后她常常在河邊就能聽到對面學校里的歡聲笑語,充滿了向往。也就在河邊,她背上了乘法口訣。第二學期上學的時候,老師還讓她在一年級讀,她不愿意。“老師拿一年級的課程考我,沒想到?jīng)]有難住我,于是我順利地讀上二年級。”王建亞說,到了下學期,她已經(jīng)成為班上的佼佼者,尤其是作文,經(jīng)常被老師作為范文,讓其他同學學習,有時還貼到班級的墻上呢。一直想讀書的她沒想到小學畢業(yè)后就由于家庭貧困,回家務(wù)農(nóng)了。
但小學的幾年還是影響了王建亞。“無論到哪里,我都是活躍分子,說出來的話都是順口溜,成為周圍人的‘開心果’,他們都佩服我出口成章呢。”王建亞說。她記得退休的那一年,廠里組織到北京旅游,在飛機上,她情不自禁用地方小調(diào)唱了起來:“臨時享受上北京,乘著飛機散散心,東南西北分不清,袋里鈔票用干凈,一天到晚像昏君。”“沒想到我這一唱,唱出了不少人的心里話,大家都鼓起掌來,就連空姐都說我唱得好聽呢。”王建亞說。
后來村里成立了表演隊,大家立即想到了王建亞,可她還要上班,不能參加演出,盛情難卻下她開始為快板演員寫快板。“這也是發(fā)揮我的一技之長嘛。”王建亞拿出她寫的快板材料,有《“頭”字歌》、《“子”字歌》、《“風”字歌》。記者看到,《“頭”字歌》的每一句話都是“頭”押韻,《“子”字歌》、《“風”字歌》當然都是“子”、“風”字押韻,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反映農(nóng)村的發(fā)展變化或者農(nóng)民的辛勞與快樂,有詼諧、有勸誡、也有歌頌。比如《“風”字歌》中,她寫道:“人生輪回四季風,青春年華有臺風,小孩不要人來瘋,敬老愛小好門風,合家和睦快樂風。”比如《“子”字歌》中她寫道:“想想年輕的日子,常常印在我腦子,青春一去沒法子,如今六十花甲子,在家接送小孩子,關(guān)心公婆老頭子。”“我要奉送幾個子,長輩要起好樣子,小輩要走正路子,不要開心昏腦子,一心想要啃老子,要想過上好日子,還靠自己賺票子。”
“真的沒想到我寫的快板能得到大家的肯定。”王建亞說,現(xiàn)在她一有思路就會動筆寫,一邊寫,一邊說,一邊改。“這個《不忘黨的領(lǐng)導好》我基本寫完了,還要改得更上口。”王建亞指著正在寫的這個快板告訴記者。記者看到寫在紙片上的快板已經(jīng)成型:“高樓大廈平地造,城鄉(xiāng)一體新風貌,農(nóng)田有人來承包,出門就用汽車跑。老年活動又來到,吃好晚飯往外跑,伸伸手來彎彎腰,幸福生活樂陶陶……”
王建亞(左)在創(chuàng)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