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堅持+誠信”
圓了我的創(chuàng)業(yè)夢
□本報記者 薛海榮 文/圖
每天清晨,在太平路和縣府街十字路口邊上的小公園里,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著練功服在此打太極拳的中年男人。只見他一招一式有板有眼,抬腿移步也十分到位。不認識他的人,或許以為他是一位體育老師,其實不然。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新太倉人,做著五金建材的小生意。
他叫張則慶,來自山東臨沂,已經五十出頭的他看上去只有40多歲。11年前,他揣著以前在老家跑運輸時掙來的5萬元錢來到太倉打拼。如今,他已經在五洋商城開了兩家專營五金建材的商店。
張則慶告訴記者,自己在2004年剛來太倉時,感到十分迷茫,不知道要做什么。后來,五洋商城開始對外招租,他和家人商量決定做生意,加上自己的5萬元外,又從老家東拼西湊借了二十多萬元開始做五金生意。
除了以前在老家跑過運輸外,張則慶從來沒有做過生意,而且,他對五金行業(yè)更是一竅不通。第一年,不僅一分錢沒有掙到,反而虧了兩萬多元。加上欠親戚朋友的二十多萬元,生活的壓力讓張則慶喘不過氣來。他說:“那個時候,心情極度壓抑,睡覺經常失眠。但在最困難的時候,我的家人在背后始終默默支持著我。”張則慶說。
那段時間,張則慶曾經一度想要放棄五金生意,準備做其它行業(yè)。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,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。他覺得,如果做別的生意又要重新開始,結果如何也是一個未知數(shù)。萬事開頭難,現(xiàn)在遇到一些挫折,但一定是暫時的,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迎來轉機。
最終,張則慶靜下心來,開始認認真真梳理做生意一年來的得失。也從那個時候開始,他養(yǎng)成了寫日記的習慣,每天晚上都把白天發(fā)生的事情記錄下了。漸漸地,他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在這里人生地不熟,又沒有固定的客戶,總是坐在家里等顧客上門,這樣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。于是,他決定要主動出擊,買了一輛小貨車一邊送貨一邊上門推銷產品。由于誠實守信,從第二年開始,張則慶的生意漸漸有了起色。
“第二年就不虧本了,到了第三年就稍微掙了一點錢,到了2008年,我把借親戚朋友的錢全都還了。把欠的錢還了之后,整個人感覺一下子輕松了很多。”張則慶說。
無論是做生意,還是做人,張則慶的誠信口碑得到了大家的認可。來他店里買東西的顧客越來越多,留下來的老顧客也越來越多。張則慶說:“顧客就是上帝,我的五金店之所以能走到今天,都是這些老顧客撐著。由于產品質量過硬,他們都相信我的貨,都樂意來我這里買東西。”
如今,張則慶的五金商店由之前的一家店擴成了兩家店,兒子兒媳和女兒女婿等人都在店里幫忙。他不僅買了車,也在太倉買了房子安了家?,F(xiàn)在,事業(yè)小有所成的他深深地迷上了太極拳,并拜了太倉一位很有名的老師做師傅。每天,他雷打不動地來到公園里練上一番。
張則慶表示,多年的生意場歷練讓他認識到,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,堅持和誠信缺一不可。如今,他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太倉這座城市,更會一直在這打拼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