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本報記者 周 西 文/圖
不久前,2015年度“蘇州十佳明星社會體育指導員”評比中,我市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曹孝萍被評為“蘇州十佳明星社會體育指導員”。
清晨,記者見到曹孝萍時,她穿著亮橙色的練功服,正精神抖擻地帶著一群學員打太極,一招一式宛如行云流水。一套拳打完,學員們又練習起了太極劍,曹孝萍認真看著,隨時上前幫學員糾正動作。這一幕,每天清早都能在市體育館外的空地上看到。不論刮風下雨,曹孝萍每天準時來到現(xiàn)場,帶領學員們一起鍛煉,教授太極拳、太極劍、太極功夫扇等。這是她作為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一天的開始。
學打太極強身健體
58歲的曹孝萍是我市多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中的一人,她擅長太極、健身氣功等中國傳統(tǒng)武術。說起和太極的結緣,是在1997年時,當時她身體不好,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,就開始和姐姐曹孝玲學打楊氏太極拳,慢慢地她的身體就好了起來。這些年來,她與太極的緣分也不曾間斷,特別是成為社會體育指導員后,她與太極有了更深的緣分,不僅自己每天都會打拳,還吸引了一批喜愛傳統(tǒng)武術、想要強身健體的市民加入。
在成為社會體育指導員前,曹孝萍就已經(jīng)在教學生打太極拳了。因為出色的專業(yè)技能和教學水平,她常在各類比賽中獲獎,不少獎項都相當有分量:2014年第十一屆全國武術之鄉(xiāng)套路比賽中,她帶隊獲得教練員武德風尚獎和集體拳術一等獎;上海電視臺ICS“圓滿世界”國際太極文化旅游節(jié)上,她的楊氏太極拳四十八式、太極功夫扇、三十二式太極劍皆獲得狀元名次……多年來,她本著對太極拳的熱愛和心懷推廣傳統(tǒng)武術、全民健身理念的抱負,一步步考完了三級、二級、一級和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。
教學生涯趣事多多
“我非常喜歡當社會體育指導員,這讓我接觸了許多人,與不少學員成為了好朋友。這些年的教學生涯我遇到許多有趣的事情。”曹孝萍開心地說。
曹孝萍的學生形形色色,年紀從20多歲到70多歲的都有,其間還有外國人慕名前來學習。面對不同的學生,她會根據(jù)對方的性格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。生性幽默的她在教學生時,常常會“不顧形象”拿自己當做例子,把錯誤的動作示范出來,這些動作常常逗得學生們哈哈大笑,一笑而過后也就記住了正確的動作。
教外國人打太極,讓曹孝萍又開心又發(fā)愁,開心的是外國友人對中國傳統(tǒng)武術的喜愛,發(fā)愁的是她不會英語,而外國學生的中文也不好。怎么辦呢?曹孝萍靈機一動,不能說能比劃呀,于是她在教學時,一邊比劃一邊教動作。“我一邊說‘1、2、3……’,一邊在打拳時用手指頭比出數(shù)字,這樣他們就懂了。等他們熟悉了這套拳,就可以一起打了。“曹孝萍一邊說,一邊把當時的教學情況重現(xiàn)了一遍。這個方法非常好用,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找上了曹孝萍。后來,她去殘聯(lián)教聾啞人打拳時,用的也是這個教學方法,很快就讓他們學會了一套拳。這些聾啞人學生上臺表演時,曹孝萍就在臺下幫他們打節(jié)奏,順利完成了演出。”演出一結束,學生們就興奮地抱住了她,互相伸出大拇指夸獎對方。
未來想培養(yǎng)更多人才
作為社會體育指導員,曹孝萍認為自身需要不斷進步才能更好地教學生。她表示,自己將繼續(xù)加強學習,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,多參加比賽,向更多的高水平老師請教,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。
“太倉是全國有名的‘武術之鄉(xiāng)’,傳承、推廣傳統(tǒng)武術,需要這些年輕新鮮的血液。” 曹孝萍說,近幾年,我市的太極隊伍在不斷年輕化,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因為對傳統(tǒng)武術的熱愛,和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,加入到學習太極的隊伍中來,這讓她覺得非常欣慰。她表示,今后,自己將進一步發(fā)揮自己的專業(yè)技能,扎實做好各項工作,努力為太倉培養(yǎng)更多的武術人才,尤其是太極拳方面的高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