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“紅點”是設計界的奧斯卡,也有人說它是設計界的戛納電影節(jié),或許它更像是這兩者中間的一個調節(jié),在商業(yè)和藝術之間尋找平衡的設計概念。7月,新一屆“紅點”就將開始評審,各路品牌已枕戈待旦,期待“紅”榜題名。今天,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去年的三款獲獎作品,探究一番汽車工業(yè)中的設計藝術。
硬科幻解構作品——奧迪RH
初一看奧迪RH,你不會覺得這是一輛車,而是更像一個UFO,這也是筆者稱其“硬科幻”的原因,它就像是從威爾?史密斯主演的《機械公敵》中穿越時空行駛出來。
根據奧迪RH的設計師Michael Scherger的觀點,到2015年,擁擠的城市與高速公路將徹底剝奪傳統意義上的駕駛樂趣,基于這種理念,他把“縮小”概念“放大”到極致,完成了這樣一個絕對純粹的交通工具。小的車身保證穿梭式的通過性,氫動力系統實現零排放、環(huán)境優(yōu)先的工業(yè)化道德觀,甚至放棄了影音娛樂功能全然回歸汽車本質。奧迪RH把現代化的一切汽車觀點顛覆,解構了動力性能,解構了寬敞空間,甚至解構了多媒體訊息。作為一款概念車,它提出了足夠多的構想,也創(chuàng)造出了足夠炫目的外觀,而這種理念能否在未來被真正認同實現量產,看起來也似乎像是這部根據阿西莫夫小說改編的電影《機械公敵》的結局一樣,給了我們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哲學悖論。
寫實主義死磕——寶馬X3
相比在哲學方面的貢獻,德國的藝術成就略顯單一,寫實主義大行其道。引導現代電影發(fā)展的“德國新電影四杰”,便以赫爾佐格為代表,或多或少用寫實主義的角度去思考并表達美。這也影響了德國的汽車工業(yè),其中就包括寶馬。
寶馬品牌一直以來的定位是時尚運動,而即便寶馬X3同樣張揚并且充滿活力,也無法不認同它實打實的SUV屬性。斧錘式的尾燈是寶馬X3得以在“紅點”大獎評選中勝出的“兩個亮點”,在犀利的矩形前大燈和引擎蓋,輪拱跨至尾燈的腰線這些造型特征中,依然是最具辨識性和個性的驗證碼。3.0L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動力系列、8AT變速箱、前置4驅驅動,寶馬X3能夠滿足外觀、節(jié)能、通過性這些車迷對SUV的所有訴求,也成為它寫實主義作品更為突出的表現,人像就是人像,風景就是風景,在其中看到了什么,哪一種特性最能夠吸引你,則要看你的角度了。
后印象派格調——標致508
在法國一切都頂著藝術的光環(huán),物件的擺放是裝置藝術,薩特的哲學理論是存在主義的生命藝術,就連香榭麗舍大道這物質的、商業(yè)化的坐標,也存在于塞納河右岸,與左岸畢加索、羅丹、戈達爾等藝術大師的身影隔河相望。這種類似使命一樣的情緒影響著法蘭西民族所從事的所有創(chuàng)造性工作,自然包括汽車設計,自然包括他們汽車工業(yè)的圖騰——標致。
508的設計思路淡化棱角效果而強調純粹流線,一體式沖壓車門以及改良后的家族式前臉,機艙蓋至A柱、C柱順至尾箱古典樂音符似的流暢、簡約線條,都在強調一個整體的概念,看似反潮流,實則卻是提出了具有啟發(fā)性的思路,“紅點”大獎評委給予508的評價是“線條干凈比例均衡,和諧交融,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,也預示著一個新設計階段的到來”,恰恰與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創(chuàng)作風格別無二致。嚴謹并帶有實驗性,注重和諧不強調對比,一個有不可拆分的格調的絕對整體。
小結:這一次2011“紅點”設計大獎的回顧里,筆者為大家介紹了一款或許不會實現量產的概念車,一款進口SUV,以及一款實現了國產的B級轎車。一切優(yōu)秀的東西都具有某種程度的前瞻性,而或許我們也能從這三款車的影子中,嗅到將在今年成為又一批“紅點”設計大獎的得主的氣息。
太倉華悅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
銷售熱線:53587820 地址:東亭北路2號(華東汽貿)